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大连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是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目前已形成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门类、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三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19人;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人,省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4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2人。学院设有五个教研室,拥有两个校级教学综合实验室,一个国家级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一个辽宁省光电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及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六个校、院级科研研究所(室)。与兄弟学院联合建立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一个,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建立省级微波光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学院除承担院内各专业的教学外,还承担“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实验”及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全校公共基础课程。
近年来学院的教育教学取得长足进步,“普通物理实验”课程先后荣获辽宁省首批优秀课程、省首批精品课程,并四次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教学团队被授予“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称号。物理实验中心先后被评为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省级视频公开课程,其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在教育教学方面共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学奖73项,出版著作、教材16部,精品课、开放课、重点课程14门次,教师省、市级讲课比赛获奖7人次,完成国家、省、市、校教改课题82项。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近年来承担国家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获国家专利四十余项,获省市以上科技进步奖三项,国家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五百余篇,被SCI、EI、ISTP收录一百余篇,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科研及技术服务,横向科研及科技服务经费平均每年60余万元。
学院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每年约有2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及中科院所属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高度重视,建有与专业方向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学生工作室六个。学生承担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5项,学生获省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70余人次,学生开发的项目及研究成果获国际、国家、省级科技竞赛奖600余项。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获得辽宁省百篇优秀硕士论文1人,辽宁省百篇优秀硕士论文提名1人,获国家级奖学金4人,多人次获校级奖学金,部分研究生考取985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与国内外其他高等学校的学术交流频繁,先后向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派遣访问学者;与大连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物理学与工程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本专业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为基础,结合现代技术的应用,培养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凝聚态物质的性能与应用;具有科技创新所需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研究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知识更新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素质高,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及相近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具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学科点支撑。
专业特色: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加强实践教学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基本特色,采取与相关企业合作方式针对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注重输送学生到更高层次继续深造。学生毕业后在择业和考研方面具有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领域及相近专业领域的企事业从事研究、开发、应用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可报考物理学、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生。
主要课程:普通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与物性、凝聚态物质的结构与性能、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专业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应用软件基础等。
就业方向:适宜到各种与新材料、新技术有关的科研机构、企业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面较宽。除可在固态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生产、营销或管理工作外,还可以在与凝聚态物理和电子技术相关的交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各项物理实验让我从曾经的纸上谈兵变得更加专业注重细节,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金锡哲老师的实验课,不是停留在教材表面,而是耐心的指导我们透过现象看到实验及其背后的知识本质,使我受益良多。如今,不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学院老师们专业负责的态度都在时刻影响着我,也鞭策着我,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物理人”。
专业特色:针对光信息和现代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体现光、电、信息和计算机等融合的光电信息技术特征,以光电传感、光电测量与探测、光通信等光电信息领域知识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专业特色,突出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在择业和考读硕士研究生方面具有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传感技术、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光电子工程、控制技术及光电系统集成等领域的企事业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可报考光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生。
主要课程:除完成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学习外,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通讯原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基础、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光学传感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近代光学测试技术、光学设计及CAD、光电图象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涉及光电信息技术的众多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就业面宽泛。除了可在诸如光通信、测控仪器、计算机外围光电器件、LED器件及照明、物联网等技术中的传感智能化等光电信息领域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光电信息技术的研究、生产、营销或管理工作外,还可在国防武器装备中的侦察、制导、夜视观瞄、定向定位、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及与生命科学、空间和海洋探测、新型农业等学科等的交叉领域中涉及光电信息的探测、传输、处理与显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光电是一个超级酷炫的存在,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尤其是在渐渐接触专业课之后,我更觉得生活中光电技术无处不在。我们学习光纤通信,就连多大带宽的光纤一秒钟能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都知道;我们学习信号与系统,就连海底声呐怎么发现敌方潜艇都知道;我们学习工程光学,就连哈勃望远镜的镜片坏了怎么修、近视了该配多大度数的眼镜都知道;我们学习微机原理,就连电脑里的数据怎么寻址传输运算都知道;我们学习光电子技术试验,就连怎么亲手拍一张全息照片都知道,我们所学的就是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点一滴!
刘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物理学院第8届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曾获大连市高数竞赛二等奖。)